慢性肾炎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 

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改善,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并改善远期预后。

(1)治疗原则 ①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lg/d的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蛋白尿≥1g/d,无心脑血管合并症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②降压不能过低过快,保持降压平稳。③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调整,必要时联合用药,直至血压控制满意。④优选具有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降压药物。

(2)治疗方法 ①非药物治疗 限制饮食钠的摄入,伴高血压患者应限钠,钠摄入量控制在80~100mmol,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②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由于ACEI与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应优选。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和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l)时务必在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尤其注意监测肾功能和防止高血钾。少数患者应用ACEI有持续性干咳的不良反应,可以换用ARB类。

2.减少尿蛋白 

延缓肾功能的减退,蛋白尿与肾脏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控制。ACEI与ARB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其用药剂量常需要高于其降压所需剂量。但应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3.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

低蛋白与低磷饮食可以减轻肾小球高压、高灌注与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感染、低血容量、脱水、劳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应避免使用或者慎用。

5.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由于慢性肾炎是包括多种疾病在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差异较大,故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应根据病因及病理类型确定。

6.其他

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他汀类降脂药、中医中药也可以使用。

慢性肾炎的治疗误区以及复能治疗方法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还有部分医师进入了“尿蛋白、尿潜血的肾病治疗误区”,他们认为“有了肾病才会出现尿蛋白、尿潜血,那么尿蛋白、尿潜血好转或转阴,肾病就会好转或康复”,所以患者及家属紧盯着尿蛋白、尿潜血,而医生也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控制尿蛋白、尿潜血上面,大量使用口服药,肌肉注射,甚至不惜输液,各种中西药物,甚至使用激素,或者环磷酰胺、环孢素、盐酸氮芥等细胞毒类药物。

复能认为,这不但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更限制和损害了身体本能,从而造成了免疫系统新的紊乱,内环境更加失调,内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等等一系列器官、组织和系统性失常。

尿蛋白、尿潜血的形成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实质的破坏,如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微血管病损、破坏性物质及免疫复合物沉积等等,这一系列因素和发生机制会同时出现肾小球滤过膜的原有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的破坏和损伤,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强或断裂破损,造成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红细胞就随之从通透性大的地方或破损处漏出来进入到尿液中,从而形成了尿蛋白或血尿或尿中有潜血。
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想让尿蛋白、尿潜血减少或完全消失,就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采取手段想办法减低基底膜通透性或修复破损的基底膜。这样,尿蛋白、尿潜血自然就会减少或转阴,其代表办法是临床上广泛,常规使用的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骁悉、雷公藤多苷、抗凝药物等。

这个办法的严重不足不只是对身体本能的严重损害和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因为修复了基底膜不但尿蛋白、尿潜血减少或消失,同时沉积在肾小球内的引起肾病的罪魁祸首——大量破坏性物质和免疫复合物,被堵塞在肾小球内也排不出来了,反而会使肾脏病理破坏更加严重。详情见下图:

慢性肾炎应该怎么治疗?

第二个减少或降低尿蛋白、尿潜血的办法,就是把肾小球内的破坏性物质和免疫复合物从肾小球内消除掉,同时让它产生减少或不再产生,清除的过程和前面第一个控制尿蛋白、尿潜血的办法“降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或修复基底膜”正好是个相反的道理,一个是向外排,一个是堵住排不出来,而只有肾小球内的破坏性物质或免疫复合物能够排出来,肾小球的硬化、增生、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破坏活动才会停止,肾脏的病理破坏进程才会被扼制,对肾脏本身的治疗才会真正有效。

当然了,对于临床上大量的漏蛋白或尿血引起的浮肿,腹水等低蛋白血症时可以临时作为抢救,控制严重并发症的临时救急手段,但不能作为长期唯一的控制尿蛋白办法。

还有的病程很长或大量或反复使用激素、环磷酰胺药物,推动肾小球逐渐广泛硬化,会出现即使是使用激素或细胞毒类药品,尿蛋白、尿潜血也不会有减少的结果,这时只会导致向肾衰发展的更快。还有早期有尿蛋白、尿潜血的肾衰患者,一旦还单纯采用控制尿蛋白、尿潜血的办法或进行冲击,不但无法改变肾脏肾小球的广泛增生、硬化、纤维化等一系列的病理进程,而且还严重削弱身体本能以及对肾脏的保护和修复之能力。

如果非要使用这些激素或细胞毒类药物的话,应该是“微量局部靶向给药”,但只限于临时干预一下肾实质的病理破坏进程,切不可用量大到控制了尿蛋白、尿潜血的程度。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